枕神经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艾灸该穴可以健运脾胃,它还主管着身体阳气
TUhjnbcbe - 2023/2/2 18:24:00
白癜风治疗费用贵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担着生化气血的重任,是我们人体的后天之本。从我们生下来,就需要很多的能量提供给身体生长发育,而这些能量可以说大部分来自于五谷杂粮。但是五谷杂粮要想变成气血能量,就离不开脾胃的共同协作“加工”。

在我们的五脏六腑之中,脾胃也算是比较娇气的,比较容易受到伤害。现在的人饮食作息都不规律,饿的时候饿的前胸贴后背,吃的时候是暴饮暴食,口味也是越重越好,熬夜吃宵夜等更是家常便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就会伤及我们的脾胃。

而我们的脾胃的位置处于中焦,上面连接心肺,下及肝肾,是五脏气机升降之中枢,也是人体的生化之源,所有的食物运化都在我们的脾胃当中,因此古人对于脾胃极其重视,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生病了,我们就没什么胃口,吃不下东西。一旦身体稍微恢复一些,能进食了,慢慢的就会康复了。由此可见脾胃对于我们有多重要,一旦脾胃不好,身体和五脏的能量和营养就不够了,免疫力也会下降,这个时候病邪就要入侵我们的身体了。

脾胃失和的话,女性表现得更为明显,脸色发*、憔悴、腹部的脂肪也会多起来。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的面部和腹部都是阳明经通行的地方,而脾胃对阳明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脾胃虚弱的女性,就会衰老的很快。那么中医穴位除了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外,还有什么穴位可以健运脾胃呢?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在我们的背部,名字叫做脊中穴。如果经常艾灸它,可以很好的健运脾胃。同时这个穴位还是我们人体阳气的发动点。下面随着掌门师兄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穴位释义

脊中穴又叫神宗穴,脊俞穴,最早出自《针灸甲乙经》,里面是这样记载的:“在第十一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伏而取之。”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这个穴位处于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中。

脊中穴在哪里?

脊中穴在我们的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脊中穴是属于督脉的穴位。

文献怎么记载脊中穴?

1、《针灸甲乙经》这样记载:腹满不能食,刺脊中。*疸,刺脊中。腰脊强,不得俯仰,刺脊中。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如是描述:治风痫癫邪,温病,积聚下利。

3、《针灸大成》这样记载:主风痫,癫邪,*疸,腹满,不嗜食,五痔便血,温病积聚,下利,小儿脱肛。

4、《类经图翼》如是说: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无妨。

穴位主要功效

脊中穴有温补脾肾之功,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脊疾患等:如急性胃肠炎、腹胀、腹泻、呕吐、胃溃疡、胃神经痛、小儿痢下赤白、*疸、肝炎、腰脊强痛及小儿疳积、风痫癫邪、精神分裂症等脊,中穴与悬枢功用略同。

穴位功能一:健运脾胃

传统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我们也知道,只有脾胃保持健康,吃饭才能香,身体才会好,然而,现代人由于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经常导致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吃了以后还容易腹胀和腹泻等症状。艾灸脊中穴,可健脾利湿、止痉宁神,具有很好的健运脾胃的作用,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都可以通过刺激脊中穴来解决。

穴位功能二:主管阳气的发动

为什么说脊中穴主管阳气的发动呢?原来中医认为,督脉由下至上贯脊入脑总共有三关。第一关就是我们的腰阳关,腰阳关是人体的散湿大穴,所有的痰湿、湿热、寒湿必须要先过着一关,如果经常艾要阳关施灸,就可以很好的拔出湿气,带来健康。而第二关就是我们的夹脊关,也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个脊中穴的位置,这个穴位主管阳气的发动,阳虚、气虚的人在这里就过不了,因此经常艾灸这个穴位,就可以发动人的阳气。而第三关为玉枕关,这一关就跟颈椎病有关系了,要想颈椎好,就要注意此处的保养和理疗。

穴位功能三:治疗腹痛

在我们的周围,运动员们常因运动性腹痛、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痛经、胃肠痉挛、细菌性痢疾等疾病发生腹痛,痛起来不仅身体难受,还会影响训练和比赛。

如果使用止痛药的话,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和掩盖病情,但是往往会延误诊断治疗,然而腹痛又影响训练比赛,因此采用安全有效又不延误病情的方式尤其重要,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艾灸脊中穴治疗腹痛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确切之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灸该穴可以健运脾胃,它还主管着身体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