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北首例
近日,医院疼痛科在心血管内科及麻醉科的共同协助下,成功为一名八旬老人完成了“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全麻下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这是重庆市第5例、渝东北片区首例此类手术,标志着该院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再上一个台阶。
据了解,患者今年81岁,巫溪人。6年前,他的左脸开始出现阵发性电击刀割一样的疼痛,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一直服用药物治疗,虽疼痛缓解欠佳,但尚能忍受。直到最近,患者疼痛明显加重,口服药物无效,因疼痛剧烈,已经10多天未能正常进食,随即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疼痛科就诊。
患者入院后,科室为患者完善了相关术前准备,预在全麻下行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但是考虑到患者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如果按常规进行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在手术穿刺过程中,患者会因心脏反射出现心率减慢甚至心脏骤停,即使用药物稳定心率,手术也无法顺利进行。
球囊压迫麦氏囊
“为了解除患者的剧烈疼痛,我们联合了麻醉科及心血管内科共同会诊,经过讨论,最终决定为患者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再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医院疼痛科医生吕天才作为患者的主治医生,介绍了相关情况。
手术当天,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吴中杰顺利为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设置起搏心率70次/分,随后在麻醉科主任高德胜优质全麻护航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临时起搏器安全取下,患者未对起搏器产生依赖,术后三天就治愈出院了。令人高兴的是,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都很平稳,术后额面部疼痛即刻消失,困扰患者多年的疼痛终于消失了。
小科普三叉神经痛是疼痛科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8/10万人,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额面部)反复出现短暂的、阵发性的电击样疼痛。因其疼痛剧烈,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医院百安院区疼痛科于年在全市疼痛科室中率先引进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目前已成功开展余例,有效率达到98.1%。尤其适用于高龄、基础疾病多、不能耐受其它治疗方案的患者,因其微创、安全、经济、疗效佳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已被授予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临床培训基地。
记者向珊
编辑易容谭梦娜
编审谭昌明范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