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指坐骨神经通路以及其周围的疼痛综合征。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腰腿痛”、“腰痛”、“腰股痛”等范畴,是外感风寒,筋脉失濡所致的。目前,坐骨神经痛的中医辨证分为寒湿凝络、瘀血阻络、肝肾不足、湿热侵络等四型。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坐骨神经痛的四个中医证型。
寒湿凝络
?
?
?
?
临床表现:腰胯持续性钝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受寒加剧,得热痛缓,静卧时痛不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证候分析:因寒性收引,湿性凝滞,故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常兼夹风邪,而有向下肢放散的特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静卧时湿邪易于停滞,故痛不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均为寒湿停聚之象。
调理穴位:阿是、肾俞、腰阳关、命门、关元、昆仑、阴陵泉
瘀血阻络
?
?
?
?
临床表现:腰腿痛持续剧烈,咳嗽、解便、行走均使疼痛加剧,坐卧屈膝则痛稍减,疼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下肢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证候分析:由于腰部损伤,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腿持续疼痛,患肢拘挛屈膝,痛有定处,剧烈如刺,动则痛剧且拒按。气血阻滞,故肢体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征象。
调理穴位:阿是、肾俞、腰阳关、命门、腰俞、三阴交
肝肾不足
?
?
?
?
临床表现:腰腿痛缠绵不愈,向下放射,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腿膝无力,舌淡,脉沉细,或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腰为肾府,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正虚邪入,其痛缠绵难愈,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腿膝无力均为虚证所见。舌淡,脉沉细为阳虚之象;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阴虚之症。
调理穴位:阿是、肾俞、腰阳关、命门、曲泉、太溪
湿热侵络
?
?
?
?
临床表现:腰腿痛呈烧灼样剧烈胀痛,口渴、心烦、尿赤,苔*腻,脉濡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湿热壅塞,经络阻滞,不通则痛,且感疼痛烧灼而剧烈。热邪偏盛则出现心烦、口渴,湿热下注膀胱则尿赤。苔*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
调理穴位:阿是、肾俞、腰阳关、命门、曲池、阴陵泉
操作方法:小金油5-10滴到穴位上按揉5-10分钟至完全吸收,穴位打开,经络畅通后用小*条或大金条悬灸15到20分钟后,贴上懒人贴封穴4小时左右(不方便艾灸或者怕烟的可以小金油开穴后直接用懒人贴贴敷,效果是一样的),建议用艾叶饼泡澡一周1次,一周用足浴包泡脚一周2-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