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4:张某,男,55岁。年6月2日初诊。
患者形体肥胖,l年前患头痛,自感心窝部一阵发热上冲,头痛昏眩,不能正常工作,经系统检查为脑动脉硬化,血管神经性头痛,但治疗皆无效。诊见:心窝部灼热,颜面潮红,烦躁,怔忡。证属五志过极,相火妄动上逆,治宜苦寒直折其热,辅以滋阴之品。
方药:*连、*芩、麦冬、赤芍、石斛、茵陈、枇杷叶各15g,生地*20g、大*7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
年7月10日二诊:服上方12剂,诸症均减,但烘热上冲头痛之症未除,舌红,苔薄,脉弦中有缓象,宜苦寒直折其热加潜阳之品,使相火归于其位。
方药:*连、怀牛膝各15g,*芩、胆南星、甘草各10g,大*7g、生牡蛎25g、珍珠母、赭石各30g,生地*、玄参各20g。
年7月31日三诊:服上方12剂自觉烘热上冲症状基本消失,但遇情志不遂仍有发作,继上方化裁。
方药:*连、*芩、桃仁、牡丹皮、麦冬、甘草各15g,大*7g、赭石、珍珠母各30g,胆南星、焦栀子各10g,生地*20g、生牡蛎25g。服上方6剂诸症已愈,随访6年未复发。
本例属相火妄动,前人对相火论述不一,但不外虚实两端,以赵献可为代表认为相火即命门之火,由命门火衰,阴盛格阳,浮越于上之虚火,亦称龙雷之火,只宜温降引火归原,切忌苦寒直折;以李时珍、徐大椿为代表则认为相火即心包之火,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并认为属实火,主虚主实,见仁见智虽有不同,但皆主张只宜安谧,不宜妄动,安谧为生理,妄动为病态,本例即属于相火妄动之实热,病人烘热上冲,头痛昏眩,心悸怔忡,烦躁不宁,舌赤、苔腻,脉弦,据其脉证,以苦寒直折,清泄心包之火,辅以生地*、麦冬、石斛滋阴液,以期达到“阴平阳秘”之效,复诊诸症减轻,脉缓,但烘热不能根除,故于泻火滋阴基础上加生赭石、珍珠母、生牡蛎重镇潜阳,服10剂收全功。
张琪.血管神经性头痛验案4则[J].新中医,,(06):66-6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