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牙痛
(三)副鼻窦炎或肿瘤
(四)半月神经节附近的肿瘤
(五)膝状神经节痛
(六)舌咽神经痛
(七)血管性偏头痛
.
五、雷火灸治疗
1、灸疗部位:额部、患侧面部;
穴位:太阳、头维、上星、阳白、鱼腰、丝竹空、下关、四白、迎香、额髎、听会、颊车、承浆、合谷
2、操作方法:
(1)额部疼痛:
①棒式灸具,横行灸法,把额部和太阳部皮肤熏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灸10次,用手压一下被灸处
②雀啄法,太阳、头维、上星、阳白、鱼腰、丝竹空,7次为1壮,灸7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压。
.
(2)颧部疼痛:
①棒式灸具,横行灸法,把颧面部皮肤熏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灸10次,用手压一下被灸处
②雀啄法,下关、四白、迎香、额髎,7次为1壮,灸7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压。
.
(3)下颌疼痛:
①棒式灸具,斜行灸法,把下颌及面部皮肤熏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灸10次,用手压一下被灸处
②雀啄法,下关、听会、颊车、承浆,7次为1壮,灸7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压。
.
(4)以上各部疼痛,以上程序灸疗完毕后,均要加灸合谷穴7壮,7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压。
.
3、疗程:每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3天,直至检查扳机点消失。
温馨提示:雷火灸乃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在正规医疗场所接受规范治疗,以免影响疗效,贻误病情。
中华医药雷火灸弘扬传统国粹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