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人们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度过,为实现这个理想不断努力着。晚上,希望美美的睡一觉,为明天的奋斗养精蓄锐。
哪知,早上醒来发现落枕了。
落枕,又称为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睡醒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着密切关系。
落枕最主要的病因是肌肉扭伤。比如在睡眠时枕头不合适,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时间较长,可发生颈部损伤。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另一个是因为颈部遭受了风寒。夏天不要贪一时凉快而将颈背正对着风扇和空调直吹,以免颈部着凉引起颈肌痉挛。
落枕一般表现为:起床后,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不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有困难,使头偏向病侧。
落枕,有以下防治方法
1、出现落枕的情况时用热水毛巾或热水袋敷脖子,或者后脑勺。热敷脖子,有利于该部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落枕情况,有非常好的效果。
2、落枕运动疗法,伸缩和旋转颈部,缓解落枕,注意动作不要过于用力,可以有效的防止颈部肌肉发生黏连。在做低头仰头时动作一定要缓慢,否则会让落枕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3、按摩脖子也可缓解落枕。在按摩前可以把双手搓热,然后轻轻地在脖子疼痛的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时不可过于用力。只需轻轻地按揉几分钟,直到局部发热即可。
4、落枕按揉落枕穴、大椎穴。
落枕穴又叫外劳宫穴,是记载在现代常用新医疗手册中的一个穴位,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穴位。落枕穴巨友调气活血、疏经通络之功,主要治疗偏头痛、肩臂痛、胃痛等疾病,尤其对于落枕有不错的疗效。
落枕穴的位置在哪儿呢?你微微握拳,像这样,手指和手掌连接的地方叫做掌指关节。在手背侧连接着掌指关节的骨头叫做掌骨。落枕穴在第二第三掌骨之间,距离掌指关节约0.5寸凹陷处。
大椎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因该穴位于第七颈椎下,颈七椎为颈背椎骨之最大者。古人排序以此椎为诸椎之长,而本穴在此椎骨之下,故名大椎穴。大椎穴为督脉与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四经之会,可调益阳气。凡是位于颈肩部位的疾病,均可取之。
而落枕穴与大椎穴相配,对于改善落枕之症,则有更好的效果。对于这两个穴位的按摩,千羽则更喜欢用贴针灸九保疼痛贴千羽来对穴位进行深层次的经络穴位刺激。因为其具有砭石粉末,能发射远红外热疗和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振动,深入经络穴位,功同针灸。
同时进行缓慢的头部活动即可。生活中要选择合适的枕头,是在枕头上,要能保持颈椎的正常曲线,不能使颈部扭曲。枕头以软硬度适中,稍有弹性为好,这里介绍了落枕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谢谢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