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神经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什么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这样的中医
TUhjnbcbe - 2025/5/24 21:00:00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9/d1vi58s.html

治疗疾病,中医讲究“治病必求于本”,所以,当中医医生辨证得到了患者发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之后,就会进行处方用药。但是,不同的疾病,它的病因病机有可能是相同的。比如这个病人是慢性胃炎,可能表现为肝气郁滞的症状,那么医生可能考虑给他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另一个病人,可能是肋间神经痛的患者,也可以表现为肝气郁滞的症状,医生也可能给他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既然方法相同,所用的处方可能完全一样,这就叫做“异病同治”。

如果说,胃痛和肋间神经痛,在部位上、症状上都有一定的类似之处,所用处方完全一样也无可厚非。那么有些疾病完全没有关联,也可能用一样的方子达到理想的疗效,这就比较让人称奇了。

比如中医常用的处方,张仲景的的“桂枝汤”,就有很多用处。最常用到这个方子的地方,是对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治疗,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头痛、干呕、肢体疼痛、脉缓,就可以应用桂枝汤治疗。因为桂枝汤的证型里面有头痛、肢体疼痛的症状,对于一些神经性头痛、肩周炎的患者,应用“桂枝汤”仍然可能获得疗效。然而“桂枝汤”其实临床用处非常多,比如汗证,有的汗证表现为营卫失和的证型,就可以应用桂枝汤治疗。“桂枝汤”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可能也会有效果。如果高血压病表现为风寒外束肌表的症状,应用“桂枝汤”治疗后血压很快就能够平稳下来,当然,这还需要中医医生辨证用药,也就是“治病必求于本”。有经验的中医师将“桂枝汤”辨证加减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堪称神奇,其中奥妙,很难能够一言而尽。

那么,什么是“同病异治”呢?比如同样是慢性胃炎,有的人表现为寒邪客胃,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痛增,这时候需要应用散寒止痛的方法,可以选择良附丸加减。有的人表现为肝胃郁热的证型,胃脘灼热疼痛,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可以用疏肝泄热的方法,可以选择化肝煎、左金丸,治疗用药可能完全不同。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历代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经验,每个人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比如同是眩晕病,《黄帝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后世诸多医家秉持着祛风平肝、平肝潜阳、养肝柔肝的方法;朱丹溪则认为“无痰不作眩”,应该治痰为先;张景岳则认为“无虚不作眩”,治疗上应以“治虚”为主;然而,其实东汉医家张仲景,对于眩晕治疗见解颇多,其所创的经方,在治疗眩晕病方面疗效卓著,后人很多也热衷于研究张仲景的经方在临床的应用。所以,“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很多时候也可以表现为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于中医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这样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