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临床上对于头痛的分类却有很多种,其中,尤其以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为常见。
很多小伙伴也容易混淆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其实这两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总结如下:
一、患病率
1.偏头痛
偏头痛是中青年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3:1。在美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12%,在亚洲地区,成年女性偏头痛患病率为10%,男性为3%,目前我国偏头痛患病人数达1.51亿,患病率约为9.3%,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
2.三叉神经痛
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率1.8‰,70-80%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50岁左右,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右侧多于左侧,5%以下为双侧。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均受累。
二、发病原理
1.偏头痛
是一种血管神经性的疼痛,通常表现为头部跳跃的疼痛感。虽然目前所有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引起偏头痛的原因,主要与基因、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2.三叉神经痛
是指三叉神经处受到了压迫或者其他的刺激,而出现短暂的放电。
三、发病部位
1.偏头痛
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偏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多为偏侧,可伴有恶心、呕吐,声、光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致其加重。
2.三叉神经痛
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
四、发病时间
1.偏头痛
疼痛的性质呈钝痛的状态,往往持续时间较久,一般持续4-72h。
2.三叉神经痛
疼痛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数秒或数十秒,一般不超过两分钟。发作频繁,严重者可出现面部痛性抽搐。
五、疼痛程度
1.偏头痛
常表现为两侧搏动性头痛,典型的偏头痛可分为三期:先兆期、头痛期、头痛后期。
先兆期:最常见的是视觉先兆,如视野缺损、暗点、闪光等,10%的患者有视觉先兆或其他先兆,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后进入头痛期。
头痛期:头痛为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头痛同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大多数头痛发作持续2小时至1天。
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可好转。
2.三叉神经痛
疼痛的性质较为尖锐,呈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时间短暂,反复发作性剧痛。
有扳机点,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即可以诱发疼痛。洗脸、刷牙、咀嚼、哈欠和说话时也可以诱发。以至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
来源:脑健康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