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草船借箭的意义何在?
很多人都熟悉三国时期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发生在三大战役之一——赤壁之战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孙刘联合抗曹,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遇到了气量狭小的周瑜。周瑜和诸葛亮一向不对付。于是他要变着法的刁难诸葛亮,既要刁难诸葛亮又不能让诸葛亮觉察出破绽,于是他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说要限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心里明知是周瑜计,但是不接受吧,蜀国的面子过不去,而且自己的名声也会败坏。周瑜必定会将此作为笑柄,他没有选择,便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
嘴上答应之后,他却并没有立即行动。鲁肃都替他着急。鲁肃问他;你为什么要答应他?这明明就是在刁难你。诸葛亮说:横竖都是死,答应了又何妨,子敬无虑。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诸葛亮才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当时,江面有雾,诸葛亮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而诸葛亮只管和鲁肃在船舱内喝酒饮茶。一边从容不迫地下达命令。曹操生性多疑,便急调弓弩手向江中乱射。诸葛亮由此借的十几万只箭。
此次事件无疑说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曹操的生性多疑。在这场心理的博弈中,诸葛亮胜了,曹操败了,胜败的关键便是对曹操多疑的赌博。不过,这并不是曹操第一次暴露出严重的心理缺陷了。
当年曹操还是董卓的爱将,一般人进出董卓的寝宫都要搜身,但是曹操去的话不用,可见对其有多信任,当时董卓正在午睡,曹操拿出七星宝刀想要行刺他,但是却被床旁的铜镜坏事,铜镜映出了刀的光亮,弄醒了董卓,刺杀失败后,曹操一路逃亡。董卓后来醒悟,哪有进献刀不带刀鞘的。于是急忙命令传曹孟德前来,而此时,曹操早已夺门而去,四处流亡。
路上被陈宫所抓,曹操大义凛然的给出了一番说辞,把陈宫说的无言以对,并且崇拜,就抛下一切,和曹操一起逃亡,逃到了好友吕伯奢家,吕伯奢好酒好菜的伺候着,一日出去办事,曹操在家刚睡醒,就听到外面磨刀的声音,曹操偷偷凑着一看,门外的人说,绑好了杀,曹操以为是要抓捕杀了他们,顿时杀心四起,就提剑杀了家中八口。但是去厨房一看有头猪被绑的待宰,才知道错怪好人了。但是曹操并没有就此收手,吕伯奢从集市上回来,曹操顺带将他也置于死地。
当时陈宫大怒道:你本已杀错他一家,但是当时你是不知,现在你知道自己错了,还杀了自己的恩人,你太狠毒了。曹操却说,我如果不杀他,等他回去发现了必定会报官追杀我的。但是此时陈宫发现,自己瞎了眼,看错了人,所以立马决定和曹操分道扬镳,一个疑心病,害死了自己恩人的一家九口,岂止是恩将仇报!虽然我们承认曹操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过人之处,就连诗词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他的疑心病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的疑心病即使他能在众多诸侯之中脱颖而出,但是又是他一直难以吸引到有志之士的原因!要知道,吕伯奢是何许人也。
曹操当时是朝廷钦犯,全天下都在通缉他,是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吕伯奢收留了他,并且将他当做上宾对待。而且曹操自己也说过,吕伯奢和自己的父亲是结拜兄弟,情谊非凡。就算自己会出卖自己,吕伯奢都不会出卖他。就算他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他都不会不相信吕伯奢。可是结果呢?曹操连带杀了人家一家,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并且还说出了那句被人唾弃几千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以说是曹操多疑自私的真实写照了。但是你以为这就没了吗?这才仅仅是开始。
据史书记载,曹操喜好方术,聚集了一帮子医家、术士,一方面是拉拢道家(当时很多医生也是道士),也是为了追求益寿延年,而且大家都知道曹操,小的时候就患上了头疼病,估计就是神经性头痛之类的,华佗每次能缓解,但是不能根治。华佗是谁?那可是神医啊?就连现在说哪个医生医术高超都是说他如神医华佗在世。但曹操却对他不相信,他就认为华佗是借给他治病自抬身价,并且华佗曾经给关羽刮骨疗毒,他认为华佗可能已经被刘备买通了,留在自己身边是为了伺机下毒手杀了自己这个奸贼。
明明能治好就不给他治,这就是祸根!几番波折之后,华佗实在没办法,就说了实话。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沸散,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可是曹操认为这是在扯淡,头颅怎么能加以刀斧。再加上华佗一向与关羽交情比较好,曹操甚至怀疑他是来给关羽报仇的,借治病之机杀了曹操,告慰关羽在天之灵。
其实这些话如果换做旁人可能还会信,可是曹操是何人?睡觉的时候连自己的贴身侍卫都不放心,都要编出一个梦中杀人的故事,并且杀鸡儆猴,将自己的仆人都吓了一跳。连自己父亲的结拜兄弟都不放心,甚至杀了无辜的一家人。甚至因为杨修能猜透自己的心思就要杀了他灭口。对他说这话他又怎么会信呢。
不过多疑也给曹操带来过好处,比如当时天子和董承等人密谋杀他的时候,就是因为他的多疑,才免过了一劫。再比如后来他一再告诫曹丕提防司马懿,虽然最后三国还是归晋了,但起码在防司马氏家族的思想的指导下,魏国还是又存在了很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