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即第2颈神经后支(内侧支)卡压综合征。第2颈神经后支支配头长肌、头夹肌、头半棘肌,并与第3颈神经相应的分支吻合。枕大神经在穿出部位的肌肉、筋膜、动静脉及骨组织是造成卡压的原因之一。本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但易被误诊。既往有相当多的顽固性头痛病人,被诊断为脑血管性头痛、神经官能性头痛、脑外伤后遗症头痛等。
病因
(1)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编制毛活,不正常的写字和工作的姿态等,可造成项部肌筋膜损伤,导致项部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各组织间形成粘连,纤维化瘢痕等改变。
(2)头、颈部外伤,有些是严重的外伤,常遗留有久治不愈的头痛,大部分是头、颈部损伤后造成项部软组织病变而导致枕大神经受压的结果,因枕大神经出椎间管后,首先行走于头下斜肌下后外侧,然后反向上内方向斜行,头下斜肌病变易造成枕大神经在此处的卡压;
(3)枕大神容易在头夹肌和椎枕肌之间,枕大神经出口,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联合腱弓之下。这些部位软组织的粘连,纤维组织的增生,瘢痕挛缩等改变,都将挤压枕大神经,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4)另外,耳后淋巴腺肿大,亦可压迫枕大神经产生疼痛。
诊断标准
1、长期慢性局部疼痛并可伴有麻木感。
2、触诊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皮下可触及结节或条索样包块,包块或条索一般在上项线下。
3、局部肌肉紧张造成颈部运动障碍。
4、应用局麻药在枕大凹处阻滞,疼痛消失。
鉴别诊断
1、高位颈椎病可产生头痛的症状,但它不应有“枕大凹”的压痛,而应有颈椎病的相应症状。
2、神经官能症也是如此,它也不应有“枕大凹”的压痛。如仍无法区别可做诊断性治疗即可鉴别。如有耳后淋巴腺炎症时,可触到淋巴腺,且压痛明显;如仍诊断不清,可予以消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即可确诊。
病因
治疗:枕五针
主治:头晕头痛等。
定点:
项中点:头后正中线上,枕外隆突正中向下2.0cm±0.5cm处;
项A点:枕外隆突正中向下2.0cm±0.5cm,旁开2.0±0.5cm处,左右各一点;
项B点:枕外隆突正中向下2.0cm±0.5cm,旁开4.0±0.5cm处,左右各一点。
简便取点:枕外隆凸与乳突的弧形连线即上项线,向下平移2.5cm±0.5cm即为下项线,将一侧的下项线分三等份,中内1/3点即为项A点,中外1/3点即为项B点。项A点及项B点左右各一点。枕五针均应在上项线和下项线之间的区域内。
治疗意义
埋线针刀疗法之“枕五针”具有松解粘连与挛缩,祛除血管,神经卡压,改善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的作用,而达到疏通气血、活血化瘀,“通则不痛”的目的。运用埋线针刀治疗既松解又埋线,能解除周围组织对神经根、血管的卡压,重新恢复项枕部的动态平衡及生物力学平衡而治疗颈性头痛,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