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阳光帅气,似乎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痕迹。但是入路十一年,他一直以大修列车为家,以山为伴。十年大机换枕,十年青春追梦,他把最好的十年青春,挥洒在了两条单行线上。他就是换枕一车间机械工区副工长陈思敏。
年,他调入机械化大修车间(现更名为机械化换枕一车间),从事大机换枕工作。作为全路第一台具有实验性质的DXC-大修列车,所有的现场运用经验都是从零开始。为了加速实现换枕作业机械化,他和他的工友们在鸡杨线上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换枕攻坚战。那一年,他22岁。
披星戴月久久为功保开通
萧瑟的寒风呼哧呼哧地刮在鸡杨线的铁轨上,一群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正蜷缩在车底下拆卸履带小车链接。由于没有过往经验可循,他们就在一次次试验中开始了孜孜不倦的小改小革。一次试验过程中,因履带小车受力过大导致链接断裂,为了探明原因,他和工友们将几百节链条一个接一个拆解下来,放在柴油里面清洗干净。当所有工友们的手被寒风冻的涩涩发抖无法再继续修理工作时,他还依旧蹲在车旁,直到拆下最后一颗螺丝。最终他发现了问题症结所在:链接与链接之间积满了黑色橡胶皮,导致链条间没有润滑,从而发生断裂。在他的提议下车辆加装了集中润滑装置,又经过仔细比对调试,顺利完成了之后的施工任务。他笑着说:这条坦克牌履带,只要我们仔细保养,再用五年应该没有问题。年9月,经过两年的反复试验,大修列车终于正式上线投入使用,翻开了全路机械化换枕的新篇章。那一年,他23岁。
勤学苦练厚积薄发成行家
年6月,他担任换枕一车间机械工区副工长职务,主要负责组织大修列工班日常学习、业务培训、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工班职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并联合其他工区完成每日生产任务。由于大修列车车长号位多,车上的电气设备更是复杂,为了弄懂大修列车出现的故障,他将几百页的图纸看得滚瓜烂熟,每次现场出现故障,他总是能一马当先,迅速解决故障。每天下班回来,他总会把当日现场发生的问题进行汇总,写在他的分析本上,作为宝贵的现场经验。十年了,他的故障分析本,泛*了书扉,而他渐渐从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那一年,他25岁。
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创佳绩
年,换枕一车间辗转到京九线新县车站。由于京九线点多线长,给换枕施工带来极大的压力。他和工友们卯足了劲,精心准备施工,准确落实五个到位,合理分配号位,细化保养任务,加强保养力度,对油缸、油管、阀座等重点保养对象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设备隐患,力求将问题扼杀在出乘前。在京九线分钟的天窗点内,他们戮力同心,打破了建段以来单点换枕米的历史记录,为我段大修列车换枕再创辉煌,并积累了宝贵经验。那一年,他27岁。
业余钻研狠抓技术爱攻关
(图中左二为陈思敏)
年,因现场换枕施工需求,在段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车间干部积极推动下,他参与研发的大修列车工后水平测量装置在现场试用状态良好,提高了大修列车换枕施工的作业精度,保障了现场施工安全。同时,他参与研发的《DXC—大修列车工后水平测量装置的研发》QC课题获得武汉局集团公司工务系统QC比赛一等奖。年,他代表我段参加由局团委举办的武汉局集团《首届青创先锋大赛》。由于比赛要求表演形式多样,内容翔实。而排练时原定演员呈现的效果不佳,作为团队的主心骨,他临阵换将,由幕后转到台前,不仅亲自编写剧本和拍摄视频,还担当了比赛中的重要角色演员,和同伴一起成功完成了首届青创大赛的参赛项目,为我段斩获了二等奖的好名次。那一年,他31岁。
十年青春将陈思敏锻造成了独当一面的人。他虽身单力薄,但骨子里透着一丝韧劲,他宁愿花上一天时间拆卸履带,也要找出设备故障本质问题;他宁可不眠不休,也要把最完美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咬定青山不放松,如今32岁的陈思敏凭着这股拼劲、韧劲、后劲大步流星地奔跑在大修列车前进的康庄大道上。
素材来源
武汉大机段团委
值班编辑
青春武铁新媒体工作室武汉车站郑曼芳
推荐阅读
送你一朵小红花,让春运路上满眼春
平安春运团旗飘扬丨铁路一线上的“95后”青年
武汉供电段春运期间积极开展*团员突击奉献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