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椎的特性和病源:
(一)胸椎的X先底片测绘诊判法
1、沿着椎体T3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
2、沿着椎体T10的后面向上画上延长线。
3、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个对顶角,正常的胸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43度。如果大于43度表示胸椎曲线太弯了。如果小于43度表示胸椎曲腺太直了。
(二)特性和病源:
1、颈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上肢,腰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下肢,但是胸椎(T1-T4)的运动神经却支配上肢和下肢。
2、胸椎的12块椎体,也有12条肋骨附在椎体的旁边,使脸椎只能做少许的旋转。所以在矫正时,不必锁定,只作‘完全伸展’即可。
3、移位的情形以T6-T12最为常见。
二、诱发胸椎病变及疼痛的主要因素:
(一)‘胸肋关节’和‘小面关节’的功能障碍是反射疼痛的主要源地。
(二)脊椎两侧的肌肉和韧带的伤害引起局部疼痛。
(三)椎间板突出压迫神经根套,引起内藏病变。
(四)头晕、头痛和颈部的后侧痛,是由T2到T7引起的。
(五)触痛点和硬块大多会在T3-T4和T4-T5之间发现。
(六)T4是上胸反射痛的主要痛源,要特别注意。
(七)T9-T12为下胸的痛源。
(八)T12-L1为腰臀的痛源。
(九)椎体破裂引起的病症,可以拖三个月之久。而肋骨破裂引起的病症,只有三个星期之久。在此期间无进一步的伤害时可自行痊愈。
(十)上胸疼痛常与颈部的病源的关系。
三、胸椎的检查
(一)检查各胸椎的横突情况:
1、病人伏卧,不可歪头,使整体脊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医师立于床边,用双拇指在脊椎的两侧逐一按压横突,并注意这两个同时下按的拇指那一个较高(应该两个指一样平,才是正常)。
(二)检查各胸椎的关节是否受限:
1、病人坐姿,将靠近医生之手臂弯曲,并将手放在头后。
2、医师的一手经病人的腋窝之下方,放在病人的颈后;另一手的拇指放在棘突间。
3、在医师向外旋转病人上身的同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关节的活动是否受限。
注:此法可用在低胸或高腰的检查。
(三)检查各胸椎间的肌肉情形:
1、病人坐于床后,双足踏在地上,双手相交叉置于颈后,双肘相并于胸前。
2、医师一手抓紧病人的双肘,使病人前弯或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触诊棘突间的肌肉活动,即可触知各椎体是否受限。
(四)检查各胸椎棘突的反应:病人伏卧,横推棘突。此法最为有效,可谓上列三项触诊法的结合。四、胸椎关节的舒缓:
(一)胸椎关节的舒缓手法:
1、病人伏卧,在胸或腹下放一枕头,以便使棘突露出。
2、医师站在病人的侧方,双手拇指重叠按在棘突上,向外侧推动棘突。
3、推6-7次即可。
注:如果脊椎向右侧弯,医师也可以采取此姿式,用其左手的手掌抵住向右侧弯,适常在25°以下,都是用此手法矫正脊椎侧弯。
(二)胸椎关节的推拉舒缓手法:
1、病人伏卧,胸下最好垫一枕头。
2、医师立于病人的一侧,双手的拇指左右交互的顶牢上下相邻(如T5和T6)的棘突。
3、一拇指向左推,另一拇指向右推。病人的皮肤上不可涂油。
注:此舒缓亦可用于腰椎关节。
(三)胸椎两侧肌肉横向的舒缓手法:
1、病人侧卧,面向医师,头下放枕头,以保持颈椎与胸椎在一条水平线上。
2、医师的前臂放在病人的身上,拇指固定在病人的肋骨上,以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施力,并从棘突的下方向上抓渤棘突,手指用力向肌肉的深层压,然后再向上抓,并沿脊椎推行,(皮肤上应该先涂一层凡士林软膏,以免伤害到皮肤)。
(四)胸椎两侧肌肉缝向的舒缓手法:
1、病人起伏,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前方,医师的左手握住病人右手的肘上方,向上向内拉,使病人的上半身产生向上向内的旋转。
2、医师右手的拇指深压脊椎的棘突(向两侧的肌肉)自高T椎向低T椎(如T3向T9)方躺推压。
注:为使病人舒适,病人的头侧转向右方,并在舒缓的部位涂上凡士林,以免因磨擦伤到皮肤。
五、胸椎矫正手法:
(一)重点提示:
1、做背部胸椎的矫正手法时,要配合病人的呼吸,在病人吐气完毕时实施。
2、切记用力适量、不可过猛,尽量避免伤及肋骨。
3、要在关节‘完全伸展’开的情况下,才能用矫正的手法。
4、随时准备一个结实的垫子,当实施仰卧或伏卧矫正时使用。
5、当实施‘前后直压’式(俗称‘铁板烧’)矫正的手法时,对瘦弱的病人,其胸前应抱一个枕头,以免压痛。
6、使用矫正的手法的目的是在消除关节的僵硬和肌肉的紧张。
7、医师紧紧将病人抱住,视为一体,减少彼此碰撞。
(二)胸椎T1、T2、T3的立式矫正手法:
1、患者立在床边,医师立于其背后。
2、用毛巾卷一圆筒,置于痛椎(T2)的下一椎体(T3)上。
3、患者双手手指交叉,置于头后,医师双手自患者腋下,穿过抓紧患者的手腕。
4、在患者吐气完毕时:(1)医师用胸部向前顶毛巾筒,同时(2)双手向上向后推患者双腕,(3)双脚脚跟离开地面,用脚掌踏在地上。上述(1)、(2)、(3)的三个动作是同时发力的,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三)胸椎T2-T3伏卧式矫正手法:
以T2和T3的关节僵硬,而且左侧有紧张的肌肉为例。
1、病人伏卧。
2、医师立于病人头顶外。
3、使病人头后仰(即上抬),并使病人的头以下巴立于床上为支点。
4、医师右手的豆状骨紧紧的压在病人T3的右侧横突上。
5、医师左手将病人的头向人的左侧推,推到极限时试试看有无硬端?
6、叫病人缓慢深呼吸,当吐完气时,再接下去做。
7、在极限上右手豆状骨固定在病人右侧横突上;左手向病人的左侧突然轻快发力,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C1和C2的矫正,不必采用“锁住”的矫正法,所以病人的颈椎要保持中直的姿势,不可前弯,不可后仰也不可侧弯,是一个纯粹的旋转矫正手法。b.倘若病人向右旋转疼痛,即可向左矫正。c.双手可以稍微用一些牵引(向医师方向拉)。
(四)胸椎T1、T2、T3的伏卧式矫正手法:
1、病人伏卧。
2、医师站在健侧,把右手拇指顶在错位胸椎的棘突侧旁,医师的左手掌放在病人的头部的左后方。
3、医师的左右两手互相交叉用力,将病人的头向右推到极限。
4、在极限上,医师的右手拇指突然轻快发力。此时医师的左手要用相反的固定力量,才能使右手指达到矫正目的。
(五)胸椎T3-T8的压肩矫正手法:俗称‘提肋压肩跪膝法’
1、病人仰卧,使脊椎躺在医师的大腿上,疼痛(或受限)的脊椎置于医师的膝顶部。
2、病人的双手置于枕骨后侧,十指交织在一起。
3、医师的双手穿过病人的双臂,然后牢牢地抱紧病人的肋骨。愈靠近脊椎愈好。
4、利用大腿向上的力,双肩向下的力,将背部肌肉完全伸展。
5、医师的双手向上提肋骨,双肘向下压双肩的同时,医师的身体向后向下突然发力,即可听“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六)胸椎T2-T4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上胸铁板烧’
1、病人仰卧,双肘垂直,双手指交织,置于颈后靠紧下巴,肘端部份尽量互相靠紧。
2、医师的右手握成‘赞美手’,放在错位的椎骨位置上。
3、医师的左手和腕控制着病人的双肘头端,稍微向病人脚部方向施压。
4、医师的前胸压牢在医师的左手和腕上,亦即牢压在患者双肘的顶端。
5、当病人吐完气时,突然下压,即可听“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七)胸椎T4-T7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中胸铁板烧’。
1、抱颈平行肘式:
1)病人仰卧,双手手指交织于头后,双肘肘端相叠于胸前。
2)医师的右手握成“杯形手,置于错位的椎体下方,(鱼际在椎体右侧的横突上)。
3)医师的左手,握住病人肘端的前下方,以控制病人胸部,当医生的左手(在上手)和右手(在下手)在一条直线上时,并在病人吐气完毕时,突然用力下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2、抱胸重叠双肘式:
1)病人仰卧,双臂重叠置于胸前。
2)医师的右手握成‘手枪手’,置于错位椎体的下方,(鱼际在椎体的右横突上)。
3)医师的左手压住病人的肘端的上方,当上手和下手在一垂直线时,又在病人吐气时,突然下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八)胸椎T5、T6、T7提肩式矫正手法:俗称‘拉腕提肩顶膝法’
1、病人坐在床边,双腿放在床外,双手手指交织,置于头后。
2、医师的双手从病人的双腋下穿过,并抓住病人双手的手腕。
3、医师膝头顶住病人脊椎受限关节一椎体,(例T6、T7关节受限,膝头则顶在T7棘突的下方)。
4、医师用手臂调整病人上身,感觉紧张的肌肉,到达T6和T7时,请病人吐气。
5、当病人吐气完毕时在医师的膝部顶住T7椎体的同时,医师抓住病人的双腕向后向下拉,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九)胸椎T3-T12垫指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横突指压法’
1、病人伏卧,全身放松。
2、医师立于患者左侧,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的指端分放在受限的椎体左右横突上,(例如T6和T7的关节受限,食指的指端放在T6的左横突上,中指的指端放在T7的右横突上。
3、医师的左手豆状骨垂直地压在右手的两个指端上。
4、当病人吐气完毕时,医师的左手利用上身的体重,突然透过豆状骨下压中指和食指的指端,即可听到“卡”一声,完成矫正。
(十)胸椎T4-T12双豆状骨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双手相叉法’
1、病人伏卧,全身保持放松。
2、医师站在痛的一侧,尽量靠近患者的臀部。
3、医师用交叉手将左右两手的豆状骨,放在痛椎(假设为T6左侧痛)的左横突上,和上一椎(T5)的右横突上。
4、病人深呼吸后,在病人吐气将完毕时,双臂垂直,用上身体重突然下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十一)胸椎T7-T12直压式矫正手法;
1、病人尽量坐在床边缘,双腿放在床上;双臂左臂在下,右臂在上)上下重叠。瘦弱者其胸前可抱一枕头,以免造成疼痛而影响效果。
2、医师立于床边,面向患者脸部,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左手和在病人颈有背处,右手握成‘赞美手’,放在错位的关节处,使脊椎在后指与食(中)指之间。
3、病人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抱着病人逐渐向后慢慢倒下,当病人身体压到医生的右手时(也是病人吐气完毕时),医师利用其上身的体重,突然向下施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1)病人双臂上下平行相重叠,而不是左右相交叉。
2)双师的前胸紧紧地贴在患者的右臂上(病人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人视为一体,减少碰撞。
3)把病人的头转向其左侧,以免造成两头相碰。
4)取掉一切头饰,耳环、眼镜、假牙、发夹等,以免矫正时造成伤害。
(十二)胸椎T8、T9、T10坐式矫正手法:
1、病人坐在凳子上,双手手指交织于头后。
2、医师立于病人身旁,左手拇指向外抵在T9的棘突右侧,右手抓病人的左肘。
3、前弯患者的身体,当紧张的肌肉感觉到T9时,即向左侧弯。当紧张的肌肉再度到达T9时,即向右(向内)旋转。此旋转的力与抵在T9棘突上的力相反,随即完成矫正。
(十三)胸椎及腰椎垫指直压棘突矫正手法:
1、胸椎垫压棘突矫正手法:胸椎T2-T12都可以用此法。以矫正胸椎T7为例病人伏卧,医师将右手拇指横放在胸椎T6的棘突的后下方左手垂直,并将豆状骨压在右手的拇指上。在病人吐气快完毕时,突然向下施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矫正胸椎时,以T7为例,千万不可放在患椎T7的棘突顶上或后方,应放在前一椎T6棘突的后下方,顺着椎间板平面的倾斜度施压即可。
2、腰椎垫指压棘突矫正手法:以矫正腰椎L3为例病人伏卧,医师的左手拇指就横放在患椎L3的棘突的前方,顺着椎间板平面的倾斜度施压即可,而不可将左手拇指放在患椎前一椎的棘突后下方,这就是垫指压棘突法在胸椎和腰椎上的差异。
六,胸椎神经异常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其症状:
注:按照J.F.Bourdillon的胸椎分类,将C7-T4分为高胸,T5-T10为中胸,T11-L1为低胸,特此说明。
(1)高胸(T1,T2,T3,T4)痛徵——
1)T1,T2,T3,T4皮神经节反射区:
2)局部痛:在T1,T2,T3,T4两侧的肌肉有僵硬,绷紧的触感,且有压痛。
3)局部反射痛:
T1:手无力,肩膀疼痛,手臂内侧酸痛。
T2:手麻痹,肩膀僵硬,心胸痛。
T3:手软无力,脖子痛。
T4:心胸痛、肋间神经痛、反射到臀部痛。T2,T3,T4神经异常会反射到前胸或肋间。T4-T5可治耳聋及上胸痛。
3、运动受限——
1)T1神经异常,手指张开困难。
2)T2椎骨移位,即产生落枕的疼痛。
3)T1,T2,T3,T4任一椎骨向后旋转,其同侧的肩部必上升。
4、检查手法——病人伏卧,用食指及中指,分别在脊椎的两侧,由C7向下按压到T6,先检查棘突的高低是否一致?是否在一直线上?再检查两侧肌
肉有无硬块、绷紧、损伤、肿胀、触痛之处。
5、舒缓手法——舒缓前应先用热毛巾热敷患处15~20分钟。其舒缓手法
6、矫正手法——应先做髂关节(SIJ)的矫正,再做患处矫正,然后再做颈椎C1和C2的矫正。此举的目的的不仅释放在刺激的患处的交感神经,同时要刺激副交感神经,使其恢复正常动作。T1,T2,T3及T4的矫正手法;及兄弟椎疗法。
(2)中胸(T5,T6,T7,T8)痛徵——
1)T5,T6,T7,T8的皮神经节反射痛区
2)局部痛:在T5,T6,T7,T8脊椎两侧的肌肉有僵硬、绷紧的触感,且有压痛或受限的关节。
3)局部反射痛:
T5:胸部疼痛,背部硬化、关节炎。
T6:胃痛,背痛,胸部反射到臀部痛。
T7:胃痛。T8:脾痛。T5,T6,T7,T8神经异常,会反射到前胸或肋间。
3、检查方法——病人伏卧,先检查其棘突的高低是否一致?是否在一直线上?再用食指与中指,分别在脊椎的两侧,由上(T4)向下(T9)按压,寻找两侧肌肉有无硬块、绷紧、损伤、肿胀、触痛?或有关节受限的地方。
(3)低胸(T9,T10,T11,T12)痛徵——
1)T9,T10,T11,T12皮神经节反射痛区:
2)局部痛:在T9,T10,T11,T12脊椎两侧的肌肉有僵硬、绷紧、压痛和关节受限的感觉。
3)局部反射痛:
a向下反射痛到腰及腿。
b下腹部疼痛(如图7-30c及7-30d)。
3、检查主法——病人伏卧,先检查棘突的主低是否一致?是否在一直线上?再用食指和中指,分别在脊椎的两侧,由上(T8)向下(T12)按压,触诊两侧的肌肉有无硬块、绷紧、损伤、肿胀,或有关节受限之处。
七,脊椎侧弯
(一)脊椎侧弯
脊椎侧弯分为两种:一为结构性能超群的,是先天的,是不易矫正的。另一为功能性的,是后天的,是容易治疗的。矫正的适当年龄:通常女孩在16岁半即停止骨骼的生长,男孩在18岁时停止骨骼的生长,所以女孩在16岁半以前,男孩在18岁以前为最适当的矫正年龄。百分之七十的侧弯患者为女性,大多数都向右侧弯曲,因而右侧较左侧突出,右侧肋骨变成突弯,左侧肋骨变成平坦,棘突向左侧歪斜。侧弯发病时期:从出生到三岁,尤以婴儿在一岁时发病较多。大部分的侧弯患者,是在十岁以前被发现的。一般侧弯患者平均每年增加1~2度,而每怀一次孕过后,侧弯孕妇即增加5~6度。正常人的肺活量是4.03L±20%,而严重的侧弯患者,其肺活量仅为1.49L而已。大约在70%的侧弯病例中,贴衣,能成功的阻止了侧弯的继续恶化,贴衣应该每天穿着23小时,运动时也应该穿着。每隔三个月,贴衣就该调整一次,每隔半年就应该照一次X光,以便了解侧弯的情形。为可靠起见,患者应该穿贴衣2~3年。
侧弯的等级:
1、轻度:在25°以下,用手矫正即可痊愈。
2、中度:在25°~30°之间,要用立安达矫正床,矫正后,即需穿贴衣。
3、高度:在60°以上者,要开刀动手术,但在60°以下的侧弯,我们反对开刀。
(二)脊椎侧弯的矫正:
1、患者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前弯腰。
2、若侧弯的弧度变小,则是功能性,容易矫正。
3、若侧弯的弧度不变,则是结构性,不易矫正。
4、在25°以下的侧弯,可用下面的方法矫正。也可以用利安达矫正床来矫正之。
5、超过26°到60°之间则需要用利安达矫正床矫正。原装的固定带和矫正带是丝质的宽带本人在数百个临床经验上所发现的经验是:用松紧的固定带和矫正带极为有效
6、利安达矫正床的使用步骤:
1)矫正前先热敷10~15分钟。
2)将矫正带安置在侧弯最突出的地方。
3)上胸(T1-T6)因为受两侧肩胛骨的影响,使用固定带效果大为降低时,就要加用拉颈椎的动作。
4)机器矫正的时间约10~15分钟。
5)每周至少矫正3~4次。
6)矫正完毕后一定要穿贴衣,否则刚刚矫正的地方又会回到原来(未矫正)的位置上去了。
下一次探讨一下关于《肋骨的矫正》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