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我们碰到很多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去做胃镜吧,也就提示慢性胃炎。其实很大一部分和脊柱区带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有很大的关系。
针刀医学早已认识到这一规律,有了一套完善的诊疗思路。
一、胸椎外伤史或慢性劳损。
二、长期上腹部疼痛,属周期性发作与季节、过劳、饮食失调有关,常伴有嗳气、反酸和其他消化不良症状。
三、上腹部局限性压痛,前部T5-8棘突压痛及椎旁压痛,并可触及条索。
四、依靠胃镜可见粘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或胃粘膜活检可确定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胃炎,以明确诊断排除胃占位性病变。
五、X线片示胸段正位片,有时可见偏歪的棘突。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刀松解相应脊柱区段的软组织劳损、粘连点。
(二)操作常规
1、患者俯卧位,暴露胸椎。定点。
2、局部行常规消*,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3、(1)如属于相应椎体有位移者,进行如下针刀治疗:根据X光胸椎的正侧位片,如在T5、T6、T7有任何一个方向的微小移位(根据针刀医学影像学原理读片),即在此椎体棘突上和下相邻棘突的中点定两点,以此两点作2条与脊柱中线垂直的线,并在此2条线上以上述相邻棘突的中点为起点,向两侧各旁开1?1.5cm各定两点,在此6点上进针刀,刀口线均和脊柱中线平行,针体均垂直于颈椎部位的平面,棘突间的两针刺入后,将针体略向下倾斜刺入0.3?0.5cm,然后将针刀口线转动90度,沿刀口线纵行切开2-3刀即可。脊柱两侧4点刺入深度达肋横突关节囊,沿关节间隙切开数刀即可。(2)如属于脊柱区带的软组织损伤,其范围在T5、T6、T7上、下、左、右,在触诊有阳性点(如压痛、结节、条索等)处进针刀,将根据其阳性反应的走向决定刀口线的方向,如有结节、条索务将其切开、刮碎。
二、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抗感染治疗。
一、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胃粘膜病变消失。
二、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检查原粘膜组织等病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医分享
中西合璧医学资料库,名医成长之家,基层医生中西医诊疗学习平台,用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各种问题,如感冒风寒、脾胃虚弱、手脚冰凉、精力不济、鼻炎、皮肤病、痛经、月经不调、颈椎病、风湿疼痛以及亚健康等。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