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神经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介入医学科疼痛专区丨第五 [复制链接]

1#

painchina

培恩e学

医院介入医学科疼痛专区

哈哈

第五部分:

1

听课笔记:

X线引导下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射频穿刺技巧(二)

听课笔记:X线引导下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射频穿刺技巧

讲者:薄存菊

记录整理:郭刚

(22)我们在术前常规会拍颅底平片来观察一下卵圆孔的形态,这样我们在心中就有个大概的概念,这个病人的卵圆孔究竟有没有变异,它的位置包括形态是什么样的,这张图上的标识了卢振和教授总结的辨识卵圆孔的几个要点(1.第三磨牙的垂线;2.两侧颧弓的连线;3.颞骨岩部的外上方;4.卵圆形的孔;5.外下有个圆形的棘孔),这个我已经写在这上面,回去可以大家参考一下,当时卢主任做这个工作也做了有几年的时间,当时她让我们下边一个刘医生去写这个论文,当时还想着发国外的文章,后来我们也查了很多文献,已经找卵圆孔相对是比较成熟,这是我们卢主任的一个经验,跟大家分享出来。

(23)在找到卵圆孔之后,我们如何定位这个穿刺点?一般来说的话,我看到郭主任在丁香园发的三叉的一个专贴,我也认真拜读了两遍,宋文阁教授的划线法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但是我看了这几条线之后,我今天下午始终是没有把它背下来。我们的方法就是拿两个5毫升注射器针头插在纱块上,然后放在病人患侧的口角外侧大概2-3cm的位置,然后再进行卵圆孔的照射,观察这个针跟卵圆孔的位置,最好这个针尖就投射在卵圆孔的区域。然后我们穿刺点就选到这个针尖的位置。

(24)大家看到我发出来的好多的定位片上面都会有一根针尖,这就是在定位的时候的定位针。

(25)找到卵圆孔之后,我们穿刺的角度一般是管状位,管状位就是按照球管的投射方向,也就是说球管向尾端向患侧大概22°左右的方向倾斜,早期的时候很多X线引导下的穿刺,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做到一个真正的引导,而只是定位,进针时看到没有到卵圆孔里,然后就再反复调针。我带进修医生的时候说,在进针如皮肤后的前3cm左右,一定不要着急进,前3cm我们一定要把针的方向调好,方向调好了之后再朝着靶点进针,以后就不需要去调整针的方向,尤其是深部穿刺,我们如果大出大进很容易损伤血管。

(26)如果我们在大出大进的时候,尤其针向外向内调的角度方向偏大,很容易向内误入口腔,大家知道我们是属于颅内操作,如果穿刺针从口腔里穿刺最后到卵圆孔,这个针已经被污染了,会把这些细菌带到颅内,容易引起颅内感染的风险。

(27)所以在开始穿刺进针的时候,我们主张针尖不要过度的向内穿刺,宁愿向外,然后我们慢慢往内调,就可以避免穿到口腔里。如果换针的话,各个地区针的价格也不一样,1根针少则几百块,多则1千多,就会增加患者的费用。在针刺入皮肤后前3cm我们把针的位置调整好,随后就可以大踏步的往前进,朝着预定的靶点前进就可以了。

(28)刚刚我上传的这两张图片,就是我们第一支的穿刺角度,之前可能有些同道在鄢教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