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可见,脾胃与全身气血的化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息息相关。那么,脾胃不好时,我们应该如何辨证选药进行调理呢?
健脾
养胃
脾(胃)气虚
辨证要点:饮食减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加重、舌淡苔白等。
发病特点:病程较长,胃脘隐痛或空腹痛,餐后缓解,喜温喜按,胃口不好,神疲乏力。
相关用药: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启脾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芪建中丸、理中丸等。
中气下陷(脾气下陷)证
辨证要点:内脏下垂+饮食减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加重、舌淡苔白等。
发病特点:在脾胃气虚基础上兼有脘腹坠胀或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组织下垂证候,以病程长、食少、便溏、疲乏、胀、坠、久泻为特征。
相关用药:补中益气丸等。
脾阳虚(脾虚寒)
辨证要点:饮食减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自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
发病特点:腹痛绵绵,喜暖喜按;形寒肢冷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带下清稀量多;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胖苔白滑等症。
相关用药:附子理中丸、丁寇理中丸、参桂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参芪健胃颗粒、肉蔻四神丸、小建中胶囊、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等。
胃阳不足(胃虚寒)
辨证要点:胃脘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食少脘痞+口淡不渴,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等。
发病特点:具有一般脾气虚的表现及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手足不温等虚寒的证候特征。
相关药物:附子理中丸、丁寇理中丸、参桂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参芪健胃颗粒、小建中胶囊、、香砂养胃颗粒(丸)、温胃舒颗粒(胶囊)。
脾胃湿热(中焦湿热)
辨证要点:脘腹痞闷,纳呆便溏+头身困重,身热不扬,大便稀溏,呕恶口苦或面目身*,鲜明如橘皮、小便*赤,舌红苔*腻等。
发病特点:呕恶口苦;头身困重,身热不扬;或面目身*,鲜明如橘皮;尿短*,舌红苔*腻等症。
相关用药:龙胆泻肝丸、茵胆平肝胶囊、藿香清胃胶囊等。
脾胃寒湿
辨证要点:脘腹痞闷,饮食减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肢体困重、便溏浮肿或身目发*,晦暗如烟薰;或浮肿、尿少;或妇女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腻等。
发病特点:具有脘闷纳呆,肢体困重,苔白腻等湿邪困脾的证候特征。
相关用药:平胃丸、二陈丸、木香顺气丸、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丸)等。
总之,健脾养胃的药物有很多,我们在具体用药时,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来辨证选择的,必要时需遵医嘱来服用的。
归脾丸老方新用
归脾丸出自《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主治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所致心悸怔仲,失眠健忘,面色萎*,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参、炙*芪、当归、龙眼肉、白术(麸炒)、茯苓、远志(去心、甘草炙)、酸枣仁(炒)、木香、炙甘草、大枣(去核)。
补气健脾,养血安神。
侯医生统计和整理了七条经过应用效果确实不错的老方新用,但每个人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1、对刚生大病,或出现失血后头晕眼花、四肢倦怠、精神疲惫等症状的患者,食用归脾丸能起到一定缓解效果,因为归脾丸有不错的补气生血的效果。
2、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和过速,食用归脾丸可以起到不错的缓解效果。因为归脾丸有一个很好的功效就是可以双向调节心率失常,对于因为气血两虚等原因而引起的心率异常,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
3、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每天服用归脾丸,连续服用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缓解症状。一般情况下,建议每次服用15克,每天服用2次,坚持服用可以有效的缓解因为心脏功能异常而引起的耳鸣以及全身无力等症状。
4、归脾丸还可以缓解顽固性失眠和神经衰弱,坚持服用30天归脾丸可以有效缓解顽固性失眠,一般而言,建议每次服用9克,每天服用2次,一个星期为一个疗程。正常情况下,两个疗程左右就可以改善全身无力、失眠以及耳鸣的症状,并且对于更年期综合症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5、归脾丸还可以治疗脾虚。归脾丸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主要就是因为它治疗脾的功能很不错,它可以有效的益气健脾、凝血固本,并且对于血虚的人群也可以起到调理的效果。特别是日常经常会出现头晕无力,疲乏困倦的人群,吃归脾丸的治疗效果很不错。
6.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临床报导,本方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获得显著效果。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好转。
7、治疗高血压。有人用归脾丸治疗心血不足、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患者18例,经用15~24天后,诸症消失,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随访6个月至1年,患者均感觉良好,血压稳定。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
素材来源:中医药养生知识、侯韶飞医生
近期精彩???
女性经期血量不正常如何治疗
气血亏虚吃点补品就好了?中医告诉你:“补”其实是“养”,是“减”,是“平衡”
年5月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