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神经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期气温低迷,三叉神经痛发病激增 [复制链接]

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6日讯(通讯员贝兰)近期气温低迷,医院(医院)疼痛科一病区三叉神经痛患者“扎了堆”。春节后才上班三天,就有六位三叉神经痛患者前来微创手术。

六位患者中年纪最大的是徐爷爷,今年77岁。他的疼痛时间只有20多天,疼起来老人感觉右侧上唇、上牙龈和上腭就像电击一样,还伴有流泪、流涕。老人疼得年也没有过好。

“唉,我都这样疼9年了!”同一天收入院的王爷爷说起自己的疼痛史,更是“一把辛酸泪”。老人9年前就出现了左侧颜面部电击样疼痛,起初仅仅只是在刷牙、洗脸时偶尔疼痛,后来发作多了,医生就让他吃点镇痛药。但近两年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药物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次春节,疼痛突然加重,并伴流泪、流涕,老人不得医院疼痛科求医。

“这次收治的6位患者都有流泪流涕的症状,检查发现,这6位患者全是三叉神经第二支的问题。”疼痛科主任王云霞介绍,三叉神经第二支主要支配上牙上颚,眼裂与上唇之间的面部,因为第二支有一小支到翼颚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换元,所以导致这几位患者都伴有流泪流涕的症状。

61岁的蔡阿姨是该科春节后第一位手术患者,她是反复右侧鼻翼旁电击样疼痛1年,加重1周入院,“春节时,疼得饭都吃不下,这不,一过完节姑娘就陪我来了。”快人快语的蔡阿姨一听王主任说可以手术解决疼痛问题,马上二话不说拍了板。

尽快完善了相关检查,入院第二天王主任团队为她实施了“DSA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圆孔第二支射频热凝术”。这种手术方法,是通过射频针定位到目标神经处,射频机发出一定的电磁波,使针尖局部形成高温和磁场,从而对神经进行热凝调控,阻断痛觉的传导。术后立竿见影地解除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真是打一针就不疼了!”回到病房,蔡阿姨逢人就讲。

“气温的变化最易引发三叉神经痛,一般冬、春季季节交替时发作较多,今年春节相对冷一些,这也是这几天患者会‘扎堆’的原因。”王主任表示,刺激性食物、气候变化、缺乏营养、精神刺激等都可诱发三叉神经痛。“近段时间气候多变,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刺激面部。生活中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减衣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避免感冒。注意饮食健康,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她提醒,三叉神经痛以一侧面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其发病骤发,骤停,呈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都会诱发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如出现上述症状,医院疼痛科就诊。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