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医生之一华佗,其医术高超,挽救了无数生命。华佗之死也与他的医术有关,是在曹操之手去世的。又因华佗之死,曹操无人为其治病,最后,也病死了。本文所说的内容都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确实有有意抹黑曹操的嫌疑。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历史名人,他精通兵法,擅长诗歌,并开创了一种自成风格的建安文学。因此,曹操的影响不容小觑,他白手起家,最终统一北方,建立起自己的帝国。不过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一般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就是这一特征,使华佗之死与他相关联。
那时,华佗对曹操说:你这头风病的根就是“风涎”,长在脑中,只有先服“麻沸散”,再用斧头劈开头,才能彻底治好你的头风病。由于疑心重,曹操拒不接受华佗的治疗,还将他抓进监狱。显然,华佗的离去,对曹操是一大损失。由于从当时的医学状况看,只有华佗能治曹操的头晕。
华佗之死,真如《三国演义》所记载的那样吗?假如《三国演义》没有讲到史实的话,那么华佗被曹操杀死的真正原因究竟在哪里?
史书上最早记载曹操患头风病的时间是建安五年,而曹操死于建安二十五年,这说明:他整整受了二十年头风病的折磨。
“浅与近,名为头痛;深与远,名为头风”,《医林绳墨》中记载:“曹操头风病一犯,整个人都会头晕眼花,感觉很不舒服。由此可以推测,曹操得了神经性头痛,而神经性头痛在当时是很难治的。那时候,华佗外科手术精湛,手术技术精湛,声名显赫,不免被曹操盯上。于是,在曹操称霸中原之后,听说华佗是个医术精湛的人,便派人前去请他过来,让他给自己看病。
经简单诊视后,华佗取针在曹操腰间扎了几针,曹操立即脑清目明,所有症状均减轻。后来,曹操将华佗留在身边,并答应他为民间治病。此后,曹操因政务繁忙,病势加重,只好请求华佗留在身边,专事照顾他。为何曹操突然变得这么忙?
建安元年,曹操迎回汉献帝,又将东汉都城迁至许昌老本营。从此,曹操便假借汉献帝之名,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诸侯”若依此而行,必然损害自己的利益,若不依此而行,那就是抗旨,曹操有理由去征讨他们。那时,北边的袁绍显然是反袁绍的,于是,曹操便兴兵伐之。从此,曹操有了更大的权力,有了更多的事情要去做。
但是,就在这时,华佗突然要求他请假离职。后汉书中记载,华佗曾因方药问题临时回过家,但在《三国志》中有不同的见解。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因妻子病故而请假回家,并一直续假,不愿返家。起初,曹操只是写信,或托地方官员前去探望,希望华佗能早日回来。但华佗却不去做。
后来,曹操的疑心病犯了,他觉得华佗是有意为之,于是,他就派兵去他家查勘。果不其然,华佗的妻子并未生病,曹操大发雷霆,立即将华佗逮捕,必须治他的“欺骗之罪”。那时,曹操似乎有杀华佗之意,他的谋士看到这一问题,立刻劝曹操留下华佗。她们说:“华佗医术高超,若贸然杀之,对曹操本人或其他黎民百姓,都是一大损失。”可是,这个早就听不进曹操劝告的人却早已动了杀心。曹操以为:如此阳奉阴违的小人,留下也不过是祸患。他也不相信,这世界上只有华佗一个人能应付难事。
在华佗被杀之后,曹操就公开披露了他杀华佗的真正原因。曹操以为:华佗可以治好他的头风病,但是,华佗却沽名钓誉,故意抬高自己,所以,没有好好为他治病。历史记载,曹操死于头风病,而此时华佗早已不在人世。然而,关于华佗之死,民间流传着自己的说法:华佗曾向曹操建议,要彻底根除头风病,即开颅治疗。应该知道,曹操是个疑心重重的人,他怀疑华佗的真正意图,于是,就把华佗赶走。
事实上,这一治疗方法在当时并不存在,曹操怀疑这一点。最后,曹操因华佗离世而死。在那个时候,确实没有人能代替华佗为曹操治病。很明显,曹操是在自绝后路,让自己处于尴尬境地。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以及讲述三国的评书、电影、电视等,此文流传很广。
事实上,无论华佗死于何方,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无法改变。而曹操作为曹魏的掌权者,想要处死一个人并不需要很多理由,只要他愿意。另外,徐少锦在文章中指出,根据汉律,华佗犯有两宗罪,即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不过,当时无论什么罪名,曹操都逃不过,只要他一口答应,谁也不敢不从。无论如何,皇帝都是受他指挥的,因此,华佗除了死掉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