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灸友们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肩膀酸痛,很难受,对着电脑坐久了更严重,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扭动脖子,听到咔咔的声音后才觉得好受点,实际上可能并没有什么用,只是心理上觉得骨头响了会舒服一点而已。肩膀还会时不时的酸痛。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情况好像是得了颈椎病。但也有内行一点学医的朋友保持不同的观点。
掌门师兄想说的是,遇到这种情况,你不一定得的是颈椎病,也有可能是肩周炎。肩周炎?颈椎病?到底这两个疾病的症状,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是疼痛部位的区别:
颈椎病引起的肩部疼痛通常不会超过肩峰(就是我们肩部最高的那块骨头!)而且疼痛以颈部疼痛和颈部和肩胛骨内侧以及斜方肌为主,如果影响到神经会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的麻木疼痛。不会引起患侧局的肩部活动受限。
肩周炎又叫五十肩,肩凝,冻结肩。主要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容易发病,还有的是由于外伤后引起的肩部周围肌腱的劳损而发病(称为创伤性肩周炎)。疼痛主要局限在肩关节周围。逐渐发展为活动受限,严重者可造成肩部肌肉萎缩。
如何区分肩周炎与颈椎病?
由于疼痛部位的重合,往往是肩部疼痛多过于颈部,所以,有许多患者将颈椎病引起的肩颈痛误认为是肩周炎,从而忽视并采取了错误的治疗,等到确诊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很严重的颈椎病了。所以,一定要能在疾病刚开始的时候区分二者,用正确的治疗方式来对待疾病。
首先我们要知道,如果只是肩周炎的话,是不会引起肩部麻木的,而肩痛虽然可以放射至上臂但是绝对不会放射到前臂和手部,更不可能引起手部麻木、肌肉萎缩、无力。
肩袖损伤、肩关节撞击、弹响肩、骨折、脱位都是肩周炎的诱因。颈椎病可以因为长期的肩部肌肉神经营养障碍导致肌肉水肿变性粘连诱发肩周炎,而肩周炎永远不会诱发颈椎病。
1、从病史上看
颈椎病起病时通常是以颈枕部的不适为主,可能有颈部外伤和反复落枕史,肩周炎起病一般以肩部疼痛症状为主,病因可为肩部外伤或受凉等原因或病因不明。
2、从临床症状上看
肩周炎的疼痛基本上局限于肩部,疼痛呈钝痛或刀割样痛,一般以夜间明显。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限于肩部,伴随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突出的是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有时手臂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
3、从体征上看
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疼痛,一般在局部没有压痛点,有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但肩部功能活动尚好,尤其是能够做肩关节的外展,放置动作。肩周炎往往在肩部有明确的肌腱,关节囊等处的压痛点,肩关节功能运动有明显的受限表现,而颈部活动不受障碍。
4、从X线片上看颈椎病病人在颈椎X线片上可有生理曲度的变化,骨质增生及椎间孔变小等征象。肩周炎病人则除了可能有颈椎部老年性退行性变的表现之外,一般无明显改变。
5、肌肉萎缩:肩周炎,在肩周围的肌肉可有萎缩,如三角肌、肱二头肌、冈上肌等。颈椎病表现为肩、臂、手等上肢肌肉皆可萎缩,但以手部内在肌肉萎缩多见。
二者灸法治疗的区别
肩周炎和颈椎病疾病不同,那么病因自然也不同,治疗方式更是各异。由于目前针对颈椎病的治疗并无特效药,临床上的颈椎病药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手术治疗风险大,而中药治疗效果也不甚明显,所以采用传统灸法治疗相对比较安全,又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
颈椎病的施灸方法:
施灸穴位:阿是穴、大椎穴、肩井穴
1、阿是穴:局部疼痛点
2、大椎穴:标准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头项强痛,疟疾,热病,癫痫,骨蒸潮热,咳嗽,气喘,上呼吸道感染,脊背强急。现多用于颈肩部肌肉痉挛,颈椎病,落枕。
3、肩井穴:
标准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取法: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主治: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亚健康系列:肩周炎、颈椎炎、头疼
使用方法
1、疼痛发作期:直接对痛点和相应穴位用艾条或者敷冯存仁堂艾灸贴进行施灸,一般可以8小时一贴,至不痛为止。
2、疼痛缓解期:继续对原痛点进行艾灸,艾条的话每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艾灸贴的话每天使用8小时,3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停用1天,也就是灸3停1。一般通过4个疗程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疼痛的复发。
3、对颈椎病引发的颈肩综合症,可参考X光片,于疾病的原发部位和放射性疼痛部位同时敷贴,各部位每日一贴,每帖使用8小时。
肩周炎的灸法
传统中医认为,肩周炎多因露肩贪凉,风寒湿邪乘侵入,淤滞关节所致,或因肩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淤滞,复受风寒湿邪而起。
而在治疗方面,传统中医的炙法治疗对此病有极好的临床效果,灸疗可祛风、散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同时辅以自身进行的康复活动最佳。
肩周炎治疗方法:以通经舒络、理气止痛为主要原则。主要穴位有以下几个。
局部疼痛点加配穴
肩髎穴:当臂外展时,位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髃穴:当臂外展时,位于肩峰前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直上1指宽处。
1、肩髎穴
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肩,指穴在肩部;髎,孔隙的意思。“肩髎”的意思是指三焦经经气在此穴位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到本穴后,因散热吸湿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就像从孔隙中漏落一样,所以名“肩髎”。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2、肩髃穴
肩髃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髃,髃骨,为肩端之骨。此穴在肩端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故名。
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此穴。
功能: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
主治:1、中医: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2、西医: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3、肩贞穴
肩贞,属手太阳小肠经。肩,穴所在部位肩部也。贞,古指贞仆问卦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气,上行到本穴后此气冷缩而量少势弱,气血物质的火热之性对天部层次气血的影响作用不确定,如需问仆一般,故名。
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膝痛、腿痛、鹤膝风、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下肢痿软、瘫痪;脚气;各种膝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
肩臂疼痛,瘰疬,耳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颈椎病多发于各类人群,而肩周炎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所以对于颈椎病,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颈椎病对于年轻群体的侵蚀越来越严重,此病久坐族中的发病率高居不下。记住,预防和缓解此病,不可久坐,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可维持一个姿势太久,须多运动,如果能正确的按摩颈部和关联穴位,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