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11日讯(闽南网记者尤燕姿吴圳烽文/图)取穴、下针、捻转……中医针灸,千年古法相传至今,技艺纯熟圆润,疗效立竿见影。
说黄志强是匹黑马,似乎很贴切。皮肤黑黑的他,年出生,今年已取得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医院针灸一区副主任医师。
黄志强以治疗颈椎疾病、腰腿痛等为主,从毫针到针刀,施针技艺,有口皆碑,不少人称为“黄一刀”,还有人亲切地喊他“强哥”。
黄志强
诊室气氛很融洽他将病人当朋友
“黄医生,你回来啦”“黄医生,你中午没回去啊”……8月19日医师节那天下午,看到坐在诊室里的黄志强,前来针灸的病人热情地与他打招呼,“清洁阿姨说黄医生中午忙到2点才走”,躺在病床上等扎针的林阿姨补了一句。
刚刚参加“甘肃国家中医医疗队”回来,黄志强又黑了一圈。“你不在的这个月,我们诊室里冷清了很多,很多病人要来找你都找不到”,副主任护师陈丽莹说,自己台商区老家的阿嫲阿婶们,都是黄志强的粉丝,给他看过病的人,都说他像“关公爷”一样灵。黄志强被这一席话,说得面红耳赤,“没那么神没那么神,医生是人不是神”。
黄志强的诊室里,气氛经常这样融洽,病人们就像熟悉的朋友,互相寒暄。他们也把黄医生当成老朋友一样问候。
黄志强给患者做针刀前,在打麻药
在诊室来回走,一天要走1万步
80平方米的诊室里,摆放着24张操作床,每天早上,这24张床得翻三番使用。每天的病人很多,黄志强在诊室里,一边把脉问诊,一边施针,一天下来,在诊室里来来回回就走了1万步。病人多起来,偶尔也会烦躁,黄志强说他会看书看电影,喝点小啤酒,来缓解压力。
在病床上等扎针的林阿姨说,她是邻居介绍来的。林阿姨是晋江洋埭人,头痛了3年多,一痛就吃止痛片,不痛了就不管,痛了再吃。如此恶性循环,如今,林阿姨头痛到起不了床,甚至连累到一侧的肩膀,手都抬不起来。
取穴、下针、捻转,不一会儿,林阿姨的脑后、脖子至肩膀上,就扎下20来根针。“才做第四次,就感觉好很多”,林阿姨说,自己长期以来喜欢半躺着看电视。黄志强解释,这是“枕神经痛”,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所致。
因长期姿势不对,导致的颈椎问题,还会伴随着视物模糊、耳鸣……黄志强靠手里拿捏的那根细针,将这些顽疾一一化解。同事小连经常喊他“强哥”,小连说,自己脸上长了一块疙瘩,也是强哥用小针刀给“整容”成功的。
黄志强为患者做小针刀
甘肃支医他展示什么是“头痛医脚”
黄志强说,中医针灸手法相传千年,后辈们靠的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每一位前辈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他学习苏稼夫主任的放血疗法、小针刀技术;学习周文强主任的施针手法;学习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法等。
说到中医疗效,黄志强说,自己前阵子在甘肃支医时,遇到一位经期头痛的女患者。他让女患者脱下袜子时,患者很诧异,“我是头痛,为啥要脱袜子”。经解释,黄志强用“一针疗法”,在她脚底扎了一针,展示了传说中的“头痛医脚”。“不能说马上治好吧,但起码有一定的效果,缓解了她的头痛”。
还有另外一位藏医,10几年来的顽固性头痛,他自己用藏医的办法,在额头上扎了布条,然后用刀隔开额头“放血”,黄志强为这位藏医扎了两三次针后病情好转了很多。离开甘肃临走前,那个藏医请他喝了顿酒,表达感谢。
当然,现在有很不少人对中医有偏见,对此,黄志强只能说看疗效,一个接一个病人被治好,病人们口口相传,这就是对他的肯定。
黄志强为枕神经痛的病人施针
他希望建“针灸疼痛中心”,传承中医药精髓
黄志强的桌上,摆放着一个茶杯,但茶杯里的水经常是满的,因为没空喝。病人很多,但黄志强说,自己本着“尽心尽力,将心比心”的态度,有些病人从厦门、漳州来一趟不容易,他都会把病人看完了再走。有个病人,是菲律宾的,风湿性关节变形,连美国都去了,愣是没治好,最后也是他施针治愈。
“针灸疗法,看上去好像都一样,但手法、捻转速度、针刺的深度、角度等,要靠长年的积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今年,黄志强取得了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他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手把手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论后,在学生自己身上操作。鼓励学生要不断学习,掌握最精湛的技艺。
黄志强在甘肃为藏民把脉问诊
在甘肃,通过中医药与藏医药文化的交流,黄志强认识到中医和藏医均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以人为本”,两者对世界观、疾病观的同根同源,可以相互借鉴。
在黄志强看来,针灸是一种最绿色环保的疗法,也是公认的有效疗法。他希望通过自己所学,医院建成最完善的“针灸疼痛中心”,将中医药精神和特色疗法,不断传承下去。
人物名片:黄志强,男,年出生,医院针灸一区副主任医师,中医博士。擅长治疗颈椎疾病、腰腿痛等。